佛教理论的两面性
25 of 40
佛教理论的两面性
«拉珍圣德»
昨天,宁玛巴法王贝玛诺布仁波切圆寂了。在为法王的成就解脱而欣慰的同时,更惋惜娑婆佛教界又少了一位学识渊博、戒行清净的大德。故而祈请法王早还人间,再转法轮广渡众生。看到这些大德们的离开,心中颇多感慨,回朔佛教在娑婆弘传以来所经历的种种变迁,深感众生与如来圣教法缘之日益衰减,故今特书“佛教理论的两面性”一文以醒世人。
释迦佛陀佛教理论建立之初,没有两面性,只有独一理体,如释迦世尊所说三藏理论,是处于佛陀的境界中,对证取圣量境而获得解脱涅槃的方法所作的一种说明,或者叫客观记录。这样的佛教理论是由真实的圣证量所生发建立,而不是意识层面凭空设想成文,佛经里都有记载。初始的佛教理论与佛法证量是一体无分的,首先从实证的佛法圣境中诞生出完整的法义理论和仪轨,尔后再由完整的法义理论和仪轨造就实证圣境,理法相契,理为法用,法为理显。但随着众生法缘的变迁,大量法轨的遗失,佛教的独一理体在不知不觉中渐渐滋生出两面性,一面是理论与圣证量相得益彰的完整保留,另一面是基本脱离了圣境道量显现的纯理论。佛教理论两面性的呈现,客观上使佛教界形成两大派别,只要是佛教,无论何宗何门,大乘、小乘,无论显、密,说到底,全都归属在这两大派别中:一者“理论实证圣量派”,二者“理论知见体悟派”。当然,此处所指理论都是正知正见的佛法理论,而非举经论之名实则背离经教的第三者错误理解和邪见。
“理论实证圣量派”是依于经论,以正知正见的认知去体悟修行、心性真谛,实证到超越心智理论的圣量,并付诸实际证量的显现,以此证实其达到了究竟涅槃。这个派别以正宗三藏密典理论为基础,但不以空说理论为目的,必入圣境证量的呈显,以身心实际超越轮回束缚为修持宗旨,它拥有完整的传承教法仪轨,能显出超越物质和精神领域的神通智慧力量,是真正契合三藏密典诸论本质的派别,它是佛教理论原始第一面理体相契的完美佛法,对众生的解脱成就具有决定性效用。如释迦佛陀正法时期的佛法,如莲师所传佛法,阿底峡尊者所传佛法,玛尔巴大师、密勒日巴大师、宗喀巴大师、无我母大师、吉美林巴大师,以及达摩、玄装、慧能、虚云大师等等历代真圣者祖师所传佛法,都是“理论实证圣量派”佛法。但可惜,这个派别在当今娑婆世界已经非常稀罕,非常少见了,“理论知见体悟派”已取代其位成为主流。
“理论知见体悟派”也是以正宗三藏及密典理论为基础,是经由正知正见的认知去近附、体悟心性真谛,以期最终了证涅槃。这一派的佛法,只有理论精神部分的表达,自身没有实际的圣证量可以展显,故只能借前辈祖师的量境事迹为例证。现在大部分的佛法都应该归属于这个派别,这是当今佛教界的流行现象。但我们必须看到,这一派别的理论虽也是正知正见,但它所造就的解脱是很难彻底的,容易流入空洞戏论,是否真能解脱究竟涅槃还是个问号,因为仅靠单纯的理论极难将人领入圣者境地,况且这些理论还各说不一,如般若与中观论见不同,他空见又另有说法,若用术语“软、硬件”来譬喻,这各家理论到底谁者是可达成硬件成果的实用软件,仅凭软件本身很难确定,毕竟要实际造成了硬件的成果才能说明软件理论的对错。再者,所谓佛法之法,当为超凡解脱之法,这个“超凡”的表显在哪里,也不是单凭理论就能代表的。而这种仅从理论知见角度去求取解脱的现象,主要是佛法传承过程中许多教法仪轨失传造成的。特别是藏密法,理论部分从密法建立初期到现在没有多少变化,变化最大的是实证部分,过去的藏密祖师们传法,神通证量展显多不胜数,也正是这些惊人的神通证量,形成了藏密法在世人心中的神圣与特殊,像莲花生大师、阿底峡尊者示现的大量神通,如玛尔巴大师修夺舍法令已死的动物复活,密勒日巴祖师神足飞行,进牛角里躲冰雹,如日古温波仁波且带着全家连同帐篷牲畜一起飞行,如两位第四世多智钦法王所示现的殊胜证量等等说不完道不尽的证量圣境。佛法的本原特质就是具有实际证量展显的“理论实证圣量派”,但到了末世,很多法义都已不完整,修不出证量,多数佛法尤其是密法,开始向“理论知见体悟派”演变了。例如胜义内密灌顶坛城的彩砂结坛,莲师时代的这个内密灌顶法,是要隔大石板将石板表面所绘彩砂曼达拉图或金刚种子字,通过圣证量,隔石转入石下的曼达盘中成为穿石金刚砂,可到了如今,完整的法义已经没有,圣境证量修不出来,无法胜义内密灌顶,彩砂结坛已经演变成用彩色沙直接在曼达拉盘中画坛城图,毫无圣力显现了;又如内密灌顶的金刚丸,六七十年前的藏密真正圣德们,大多都能让金刚丸苏醒颤动乃至明震大动,可现在的藏密法中,金刚丸不过是一个象征表法的药丸罢了。又如财神法密密部灌顶,为胜义内密之法源,当场即能让受灌行人于坛城中升起圣次第,并以三种白物,糌粑面所制成的金元宝或吐宝鼠,在行人面前翻跃而起,呈显非人为物理之圣境,受灌行人即刻服食其法源之母,由此修法财神自然驾临而成圆满次第,可这样的法如今也失传了。不惟这几法,多数内密灌顶法都已变质,虹身成就者也基本上看不到了,包括化虹最多的莲师道场噶陀寺,近代很多法王圆寂也未化虹飞顿。现在很多人动辄就以石头上留手脚印以示其证量,但那不是现场诸师证人监护展显的证量,有什么可信度?著名的格鲁巴隆务寺卡索仁波切在一次访谈中谈到西藏五六十年代的特殊社会状况,造成大量经论法本被烧毁,很多大德根本没条件把法义完整传承下来就被迫圆寂,逃亡印度的大德们也没有带走多少法本,在那之后全世界最多还剩下百分之二三十的藏密法,大多数法都永远失传了。正是这类失法因缘,造成当今大部分佛法都拿不出实际证量,说穿了就是不懂法,长久陷于空头理论,以致于很多人真的把佛法误解成理论精神性的悟境而已,对于证量的问题已自然麻木,甚至觉得没有证量是很正常的了。其实这种概念是非常错误的,“圣”与“凡”的区别,除了理论之外,实显圣证量是最重要的真假鉴别。
比如说到空性,空性的理论稍有学识的行人都能讲出一堆,但那头头是道的理论知见到底是对是错?这可不是单凭知见本身可以判定,也不是任何有为法意识经验可以判定的,非得住入空性真如,生发了妙有神通智慧力,才可真的晓了其知见对错。当年未证圣道的阿难被罗汉们逐出集结佛经的僧堂,他证破真如后回到僧堂门外,大迦叶尊者要他从锁孔进门以证明其已证道,阿难便穿锁孔而入。证空解结者,必定具备神通圣量进入非人为能力所及的另一空间状态,同时必得是拥有了这种实际超凡圣量的硬件成就,才能证明那理论软件是否正确实用。因而,在这个问题上,“理论知见体悟派” 与“理论实证圣量派”的差别在于,前者止于理论性体悟,是否实际证入非意识的圣量得到了解脱,都是未可知数。不是此派隐而不表,而是其不完整的法义致使他们修不出证道圣量来表显。后者“理论实证圣量派”同样宣讲正确的教法理论,但绝不止于纯理论的机锋纠缠空性悟说,而是依完整法义仪轨实证真如体性,超越精神意识层面而解苦因之结,达成其转凡成圣的身心结构转变,实际超脱到轮回之外的圣境空间。
“理论知见体悟派”与“理论实证圣量派”虽然都建立在正宗佛教理论的基础上而进取涅槃,但这两派佛法大有成就快慢、高低程度的差别,且“理论知见体悟派”因仅限于纯理论领悟探讨,对法义中部分出世法的理解,往往很难站到纯正的解脱圣境立场去理解相应其本意,容易导致知见的偏差错解,稍不留意还会滑向邪见。
在末法时期能学到“理论实证圣量派”的完整法义是非常稀有难得的事情,而且这一派也不是固定派体,它具有演变性。就如前面说到的一些佛法,在祖师传法时尚且处于“理论实证圣量派”理体一味,拥有大量实证境显,坛城法规严谨,内密、外密、胜义内密区分有序不乱,但法义逐渐失传,传承到后辈,则演变成“理论知见体悟派”空说理论了。很多大圣德都认为,因佛法失传的现实状况,当今世界“理论实证圣量派”与“理论知见体悟派”相比,前者仅占大约百分之一二的比例,至于邪知邪见的所谓佛教大德,那更是遍地丛生,这就是当今佛教令人痛心的发展趋势。
本文链接:https://cultivationdharma.org/cn/佛教理论的两面性/